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发布 > 观点聚焦

2020中新金融峰会观点聚焦∣石杰、陈道富、郭杰群、宋汉光在“双循环”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上的演讲

2021年10月22日 字体:

2020年11月23-24日,中新金融峰会在渝成功举办,推动了重庆与新加坡“点对点”金融合作,带动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面对面”互联互通。

会议期间,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石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博导郭杰群,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汉光围绕“双循环”下的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发展作了演讲。

中国民生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石杰

发言主题:

供应链金融是国家落实普惠金融战略以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主要观点:

(一)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双循环”背景下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供应链金融是民生银行重要的战略布局。

(三)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科技赋能和持续创新。

主要建议:

未来的供应链金融将逐步实现贷前决策数据化,贷中放款自动化,贷后监控智能化,最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

发言主题:

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双循环战略

主要观点:

(一)供应链金融助力“双循环”战略。供应链金融就是沿着生产的链条供应,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来寻找其中蕴含的金融信用,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来满足整个链条上的资金需求,把信息流、物流、资金流集合起来。

(二)供应链金融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数字时代银企关系的重构,是借助于数字工具把整个生产过程和流通销售过程数字化,通过智能的分析使用。

(三)以商业票据的流通流转作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的发展。

主要建议:

(一)加强区域性商业票据平台的建设,发展基于供应链的商业票据评级体系,将以商业票据作为基础资产的ABS作为标准资产。

(二)改造现有供应链的整个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开放融合,也就是银行与产业、与企业的高度融合。

(三)国内大循环畅通、改造物流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嵌入金融、供应链,引入供应链里面的一些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使得数字化产业的改造和金融服务能够借转型时期共生共融。

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院长、博导郭杰群

发言主题:

从粗放到精益——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与运用

主要观点:

(一) 供应链金融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量:广义上说,供应链金融实际是以一体化的视角来观察整个链条中的财务流向,以达到最优化的成本预算;从狭义上说,供应链金融是为核心企业的特定的供应商或客户提供融资的一个解决方案,关注的是一个特定单一的企业。

(二) 对于一个供应链条来说,不管是采购、制造,还是交付,每一个过程之中都包括订单融资、原材料融资、半成品融资、制成品融资等各种各样的融资需求。目前面临的问题就是信息孤岛的问题,一个企业的供求信息跟另一个企业的信息可能不匹配,企业的信息和银行所掌握的信息也不匹配。因为银行缺乏信息、或者缺乏对企业信息的可信度,所以银行对向中小企业放款非常谨慎。

(三) 要强调“4T”:一是数据可追溯,供应链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可追踪;二是可信任,产生的数据无法篡改;三是透明, 相关利益方可获取和知晓、可视;四是时效,可及时获取供应链活动的变化。

主要建议:

提升供应链活动中企业的管理效率,通过精益管理而不是粗放的投资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在新经济形势下应该关注的。

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汉光

发言主题:

票据作为贸易活动紧密联系的金融工具,是非常契合供应链的金融产品

主要观点:

(一)票据创新是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是票据具有多重功能能够比较好满足链上企业金融需求,票据具有支付功能,能在企业之间流转实现支付,同时又具有融资功能,凭票可向商业银行申请货币资金。二是票据具有法律保障优势,账期固定,凭证记账事项统一,所以流通性比较强,这样可以有利于保障供应链企业各方利益。三是票据具有信用传递的优势,方便链上中小企业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实现增信。

(二)供应链票据是供应链金融创新的重要实践。供应链票据创新点包括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科技赋能创新实现等分化签发;提高了商业承兑汇票的可接受度。

主要建议:

积极落实加强供应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完善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同时拓展票据的应用场景,为市场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执行单位


手机版官网

峰会官方微信

© 中新金融峰会版权所有!  渝ICP备14000456号-4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3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