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长唐良智——
深化金融合作 共襄发展盛举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唐良智说,习近平主席殷切希望重庆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作用,嘱托我们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唐良智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三年来,双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发展,聚焦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领域,高起点、高水平、创新性开展务实合作,累计签约137个项目,总金额达219亿美元。特别是金融服务领域,在跨境融资、跨境结算、机构互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唐良智说,中新金融峰会旨在搭建面向中国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性平台,通过加强金融互联互通,促进资源双向流动和市场深度融合,进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峰会的举办必将对贯彻习近平主席对重庆的发展定位、深化中新战略合作、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唐良智说,重庆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和政策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着力做优做强金融产业,聚集起27个门类1900家金融机构,金融业资产规模达到5.4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9.7%。我们着力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八项行动计划”,出台“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20条”,推进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我们着力深化金融开放创新,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自贸试验区平台,积极推进物流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及跨境融资业务创新,设立外资金融机构180多家。我们着力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筑牢金融安全防线,银行业不良率、小贷不良率、融资担保代偿率均为全国较好水平。
唐良智说,面向未来,我们将一体化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提升金融开放发展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就深化中新金融合作,我们提出四点倡议:一是共同推动政策创新,立足服务“一带一路”资金融通,探索更具商业运行价值的创新性政策,推进更贴近市场主体的便利化举措。二是共同推动服务创新,互设金融机构,深化机构间合作,完善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共同推动平台创新,围绕把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打造为中新合作新亮点,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加强市场建设,促进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融合。四是共同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协调发展、监管合作、经验共享等新机制,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东盟各国及各类市场主体深度参与,持续拓展合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行长孟文能:
从四个领域努力 加强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
本届中新金融峰会,将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全新里程碑。未来,不仅仅是加强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互联互通,也要加强中国西部省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
具体来说,可以在四个领域做出更多的努力。
一是建立一个强劲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让东盟以及中国西部地区能够共同合作,发展一个更具创新的中小企业融资解决方案;二是建立走出去的中国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新加坡可以支持中国公司在进入东南亚市场甚至更大市场时的融资需求;三是加强中国公司的风险管控能力。重庆和新加坡可以探索一些合作项目,减损中国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影响。其中的例子,就是试行重要的巨灾保险池,目前在东南亚已有这样的项目;四是加强金融科技的合作。加强中国西部地区和东盟间国家的联系,一个非常好的应用科技的领域就是对接“一带一路”的中新互联互通陆海新通道。重庆可以与新加坡合作,将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应用到该通道中,去创造平滑、安全及高效的贸易过程,为贸易与投资注入新的活力。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
金融互联互通是中新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
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是前提和基础。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谈到,互联互通做好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金、人才、技术、资源就能更好地调动起来,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滚滚洪流。
促进互联互通,金融的互联互通是重中之重。加强金融互联互通,有利于地区之间为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有利于提高透明度,降低沿线国家融资成本;有利于提升市场效益,更好地开发沿线国家的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
金融互联互通,中新互联互通是关键节点。新加坡作为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在“一带一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未来,两国金融互联互通潜力巨大。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已完成总体布局,中国银行保险业与各方一道,共同绘制好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规划,在开放共享、创新服务、风险防控、依法合规经营和承担责任义务等方面下功夫。目前,中国银保监会已推出15项扩大银行保险业的开放措施,有关准入受理和法规修订正在同步推进。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
资金融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发挥集聚资源,成为连接交易所与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投资者的平台,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直接融资支持,丰富境内外投资者的交易工具和投资渠道,并提供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
中新双方资本市场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资本市场,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资金融通”作用。同时,中新资本市场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可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证监会愿同金融管理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深化两国资本市场务实合作,积极推动双方跨境投融资、金融机构互设和金融要素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强双方跨境监管与执法合作、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积极努力与贡献。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张新:
中新金融合作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推动两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中新金融合作的立业之本。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了创新驱动,这对中新金融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将给中新金融合作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新金融合作不断深化,一直走在中国与其他国家金融合作的前列。比如,中国以外的第一个人民币清算行设在新加坡,开展人民币与新元直接交易。
同时,近年来,我们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的金融业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包括:金融市场正与全球市场互联互通,贸易投资更加便利化;金融机构双向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大幅放宽……
中新金融合作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同时也为每个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商务部参赞罗晓梅:
在中国西部地区推广金融服务创新成果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以来,实现了良好开局,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效。尤其在金融领域,中新双方的合作成果尤为显著,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合作带动下,重庆金融服务进一步创新升级。重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互联互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活力持续增强。中新两国金融机构在重庆设立结算、融资等区域性或全国性功能总部,各有侧重,相互补充,丰富了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等多种业务。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贸易、航运发达,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外汇交易市场、金融中心和财富管理中心。中新两国经贸关系密切,双方财金主管部门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合作。新加坡一流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双方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将更多先进金融服务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成果在中国西部地区复制推广,发挥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战略性示范作用。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
依托中新项目 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典范
中国工商银行将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典范。具体将从三方面行动。
一是建立跨区域的金融合作机制,在跨区域净值调查、异地授信、同业融资多方联动,对重庆赴东盟国家设立物流园、物流企业等符合条件的合作项目给予支持。
二是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平台优势,探索利用重庆自贸试验区政策,设立跨境股权投资基金,引入境外的产品资金投资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出口双保理、跨境资产转让等新兴支持跨境贸易投资。
三是促进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支持企业通过境外发债,赴新加坡上市;通过跨境贷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推进与新加坡国际资本市场对接;复制沪港通等经验,探索中新两国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新模式。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王祖继:
完善平台 为中新金融合作提供保障
建设银行积极参与中国与新加坡的开放合作,积极落实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金融实践。
早在1998年,建设银行就在新加坡设立了分行。2016年初,在重庆成立中国建设银行中新(重庆)互联互通跨境金融中心。中心成立两年多以来,一是实现了多项第一:首笔跨境直贷、首笔跨境资产转让、首创跨境保理融资新模式、首架保税租赁飞机。二是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运用,通过与政府“单一窗口”直连,创新推出“跨境e+”平台,为企业提供贸易结算、融资便利,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三是通过建行新加坡分行为企业引入低成本资金,跨境贷款金额和笔数均实现第一。
未来,通过集团信贷资源倾斜、境内外资金支持、财务资源投入,建设银行将充分发挥金融力量,不断完善中新金融机构合作平台,切实为中新金融合作提供保障。
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
“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不能偏离供需再平衡
开展“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不能偏离供给和需求再平衡这一本质要求。
具体来说,成功的投资,首先要实现供给的有效性,满足消费者现有的需求,或催生其潜在的需求。其次要形成供需关系的可持续性,表现为投资的经济增加值和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最后要促进供需关系的可扩展性,保持区域经济增长和投资潜力。
此外,以供需再平衡为目标开展金融合作,既能够切实防范金融合作“脱实向虚”的风险,避免投资“泡沫化”,也有利于避免加重所在国债务负担。偏离供需再平衡这一本质要求,不仅难以保证项目自身的财务平衡,难以实现项目的经济增加值,还可能会影响所在国及其他参与方的债务可持续性。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
民生银行为重庆民企注入强大动力
民生银行重庆分行成立18年来,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重点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为重庆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源。
2016年,重庆市政府与民生银行签订了“十三五”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末,民生银行重庆分行贷存额超过百分之百,远高于全市银行的平均水平,占全部贷款比例近80%,服务重庆小微企业超过14万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超过900万元,间接带动30万人就业,设立了129家民生银行社区便民店,社区客户超过50万人。
下一步,民生银行愿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契机,与中新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携手共进,共创“一带一路”美好未来。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缪建民:
普惠金融不应“撒胡椒面”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信用保险累计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融资22亿元,其中贷款保证保险帮助1526家小微企业获得融资16亿元。
推进保障与融资结合,构建金融资源精准投放机制,可以提升普惠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传统“撒胡椒面”的普惠金融模式难以精准识别信贷主体需求与风险特征,可能会导致不良率偏高,从而影响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保险保障与保险融资的有机结合,既能够精准定位客户与需求,降低信息不对称,对普惠金融信贷对象进行靶向定位,避免大水漫灌,又能减少传统金融模式中,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中间环节,大幅度降低“三农”与小微融资成本。
下一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将切实承担起行业引领的作用,把降风险、增信用作为重点,在支持“三农”、小微、民营经济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本栏稿件由记者罗静雯、黄光红,首席记者陈钧,实习生唐璨采写)